福州一嬰兒出生10天就長了數顆牙 醫生:是正常誕生牙

2016-05-31 11:07:31 來源: 東南快報

0瀏覽 評論0

最近,福州的李女士有喜有憂,喜的是她剛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但是寶寶剛出生就長牙了,這讓她擔心不已。

一般牙齒是在嬰兒出生六個月以后才開始萌出,出生就長牙,這是怎么回事?正常嗎?雖然寶寶目前沒有異常,李女士和老公還是被驚得不知所措,趕緊向東南快報十方健康平臺求助。

哺乳時意外發現初生兒長了牙齒

李女士說,10多天前寶寶的出生,讓一家人樂開了花。但是最近她在喂奶的時候,意外發現寶寶的口腔中有幾處白點。起初她以為這些白色小點可能是喂奶遺留的殘渣,但是過了兩天,她發現小白點還在,就掰開寶寶的嘴巴摸了摸,這一摸可把她嚇壞了,白點居然是牙齒。

李女士說,她在懷孕期間非常注意自己的身體,并沒有做孕婦禁忌的事情,就是比較喜歡吃水果。一般牙齒是在嬰兒出生六個月以后開始萌出,為什么她的寶寶剛出生就長牙了?這是正常的嗎?

對寶寶的這幾顆牙,李女士擔心別人知道了會說閑話,因為在李女士看來,沒見過剛出生10多天的寶寶長牙的,同時李女士還擔心這幾顆牙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由于還沒出月子,出門不便,這樣的情況讓這對年輕的夫妻不知所措。于是,李女士趕緊向東南快報十方健康的平臺求助,希望通過十方健康平臺先幫忙了解情況,再做處理。

醫生:初生嬰兒長牙很正常

對此,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口腔科主任醫師何輝告訴東南快報記者,家長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要緊張,這并不是什么疑難雜癥,也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正常。他每年都要接診10多例這樣的患兒。

何輝介紹,孩子出生時就有牙齒萌出,這叫“誕生牙”。國外的研究數據顯示,一般每2000-3000個新生兒中才有可能出現1例。

如果出生后1個月內,就有乳牙萌出,也稱為“新生牙”。新生兒過早萌出的乳牙尚未形成牙根,是無根牙,多數沒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是靠牙槽黏膜聯結著,明顯松動。

何輝提醒家長們,因為牙根沒有發育成熟,這種情況就相當于牙齒沒有根基,沒有根基的牙就很松動,不牢固,容易脫落。嬰幼兒從出生到三歲內,吞咽功能才逐漸完善。因此,在此前,太小的時候吞咽功能是不完善的,嬰兒有可能在吸奶時或者睡覺時,出現牙齒脫落,引起誤吸誤咽,特別是如果吸到氣管里就很危險了。

因此,對于這類嬰兒,家長要格外小心看護,等時機合適建議家長將其拔掉,拔除后一般不影響恒牙的萌出。而有些剛出生的嬰兒長的牙,直接就形成了牙根,松動不明顯,無嚴重的不良影響的牙可保留,建議定期到醫院觀察隨診。

新生兒還會長“馬牙子”長期不脫落應及時就醫

何輝介紹,還有一種情況,家長會誤認為新生嬰兒“長牙”,不過,這個牙并非骨質的真牙,俗稱“馬牙子”。

“馬牙子”在醫學上被稱為角化珠或上皮珠。有的新生兒或1~2個月大的嬰兒口內牙床上會長出像小米或大米樣大小的白色球狀顆粒,數目不一,看上去很像小牙,實質上并不是牙齒。

“馬牙子和誕生牙、新生牙不同,其實是嬰兒在牙齒發育過程中,口腔黏膜上皮細胞增生增厚,形成板狀,并按照頜骨牙床的形狀彎曲成馬蹄形的東西。”何輝說,這是牙齒的胚胎,乳牙發育的開始。

過去老人有“磨馬牙子”的習慣,這并不科學。何輝提醒,“馬牙子”隨著生長發育、骨骼發育會自然脫落,脫落的時間不一定,有時候一兩個月有時候半年,一般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沒有影響。不需要用針挑或者用什么東西去磨,那樣會刺激寶寶脆弱的口腔,引起一些感染。但“馬牙子”如果長期不脫落,或者影響到嬰幼兒吸奶或者吞咽功能,應及時就醫。

(見習記者 楊晨聲)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