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最好的我們》告訴你解鎖青春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2016-04-27 09:41:42 來源: 光明網

0瀏覽 評論0

這幾年,青春題材的影視作品多如牛毛,對這種題材,投資人似乎都會在人群中多看它一眼。是的,青春就等于情懷,情懷變現簡直手到擒來。但通常在他們的觀念中,這種作品,一定要虐,要作,要歇斯底里,要猛料加足,不喝酒不墮胎不打架不出車禍你的青春就是被狗吃了。

然后,我們就看到了滿屏荷爾蒙和腎上腺素飛揚的青春片,看到了趙又廷的咆哮,看到了倪妮的神傷,這樣的青春片看著刺激勁爆,揮灑恣肆,快意恩仇,但看完后卻常常讓人覺得虛妄感,感覺劇情真和自己沒毛線關系。

當大多數青春片去忙著造夢,制造一個供觀眾意淫的載體時,市場上也渴求另一種作品的出現,它應該像一面鏡子,把真實青春折射給觀眾,它可能不會有離奇的劇情和太極致的人物,但這樣的作品中,你分明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最近愛奇藝推出的青春題材網劇《最好的我們》似乎就有著這種鮮明的風格化特征。在堆滿膠原蛋白的海報中,“校園青春新氧網劇”給它在類型上框定了新邊界。“新氧”這個標簽簡直不要太清新,尤其在大北京自強不吸的霧霾天中,“新氧”一詞太有誘惑。

這部劇同是取材中學生活,但卻將情節基礎建造的非常扎實,真實的讓人觸手可及。據說,該劇在愛奇藝平臺上,接檔的是2016人氣很旺的“爆款”大劇《太陽的后裔》,很多觀眾看完該劇后都表示,與《太陽的后裔》那種勢均力敵的愛情相比,他們更偏愛《最好的我們》中耿耿于懷的青春。

1 每個人都有的青春

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近來一些青春片的發布會上,主創常常會特意強調“本片沒有墮胎情節”。盡管是戲謔之詞,卻也反映了當下青春題材作品中的一種創作偏差,這種偏差被觀眾總結為“青春片三寶”:墮胎、車禍、難到老,在這些作品中,制作者為追求戲劇化呈現,常常架空生活,為賦新詞強說愁,刻意制造離奇矛盾沖突,嚴重脫離藝術真實,讓很多青春片成為了撒狗血的自留地。

青春期固然會有對未來的迷惘,有糾結的暗戀,甚至也會有讓人黯然銷魂的殘酷物語,但大多數人卻都是在小確幸與小感傷交織的平淡中走過青春的。因此,青春題材作品創作時,除了用必要的技巧強化情節外,還應該把重心轉向真實生活,從生活中捕捉有血有肉的細節,真實自有萬鈞之力,這不僅是創作方式的改變,也是一種真實美學理念的嵌入。

《最好的我們》似乎解鎖了一種青春劇的正確打開方式。在這部劇中,意外考上重點中學的普通學生耿耿,高中生活就是不停的面對重重考驗:摸底考試的沉重打擊,永遠也解不懂的數學題,上課生怕被cue到回答問題時的忐忑。但在遇到學霸同桌余淮后,耿耿得到了他的很多幫助,在三年的同桌生活中,他們在一點點的小事中共同成長。很多觀眾在看完該劇的前兩期后,紛紛驚呼太真實了,甚至不少女生表示“耿耿就是我”。那種面對學業重壓的擔憂和欲說還羞的情愫,都有著沁人心脾的真實感。

與其他青春片相比,《最好的我們》更大的不同在于,它跳出了以往同類作品只關注小情小愛、背叛虐戀等路數的窠臼,而從更大的格局和視野對青春給出解讀,誠如其劇名就叫做“最好的我們”,其精神底色就蘊含著向上的能量,而在劇中,耿耿和余淮在一起成長,在生活的打磨中努力活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對觀眾來說,這無疑具有治愈的力量。這種主題升華,并不是政治正確的曲意迎合,而是作為優秀作品的必備特征。

2 請回答2003

前些年,青春片在整個影視內容行業只是一個非常細分的類型,但近兩年卻異軍突起,其背后根由,可以說主要源自社會心理剛需和內容消費主力的變遷。

懷舊好像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情緒。在這個連90后、00后都迫不及待“致青春”的年頭,不傷春悲秋話當年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荷蘭學者杜威.佛克馬說過:“懷舊是一面朝后看的鏡子,它能從不可挽回的過去中發現東西,或許有助于思考未來。”在當下社會飛速運轉的進程中,焦慮、疏離、孤獨常常會成為集體癥候,而回憶青春時期,簡單、純粹的生活,則會讓觀眾從現實疲憊的生活中短暫抽離,獲得情感宣泄,這是青春片存在的重要社會意義。

但過去,主導大眾文化的主要媒介是電視劇,其主流觀眾群體是中老年觀眾,依照他們的消費偏好,占據黃金時段的多是家長里短的“老娘兒們劇”,青春劇很難登堂入室。在這種市場邏輯驅動下,青春題材作品曾一度沉寂。近年來,隨著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及網絡劇站到風口之上,青春題材作品重煥活力,在新渠道內野蠻生長。更重要的是,如今,影視內容消費主力也明顯呈現出年輕化特征,他們更愿意消費與自身生活貼近的青春內容。

在此背景下,青春題材作品噴涌而出。在林林總總的作品中,每一部作品似乎都聚焦一個特定的時代背景,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展示的是九十年代的大學校園,《匆匆那年》刻畫的是2000年前后的中學校園。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展現每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而眾多作品中,反映85后中學生活的青春校園作品卻一直處于缺席狀態,這一代人,在2003年左右進入高中,如今將到而立之年,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在他們的“后青春時期”,也需要一部專屬作品安放自己的青春記憶。可以說,《最好的我們》的推出,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白,在這部劇中,男女主角余淮和耿耿于2003年進入高中,他們所經歷的校園生活,與85后有著很強的貼近性,很能表現出這一代人的群像特征。韓劇中,有一個品牌系列劇“請回答”,針對不同年代設計情節,深受觀眾喜愛,而《最好的我們》也可以被視作國產青春劇的“請回答2003”。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代人恰恰是成長于互聯網文化興起時期,屬于真正的網絡原住民,他們是目前網絡視頻的主流消費群體,因此,《最好的我們》也精準擊中了目標用戶群,實現了用戶規模的最大化覆蓋。

3 “國民老公”說換就換

看完《最好的我們》的觀眾說,躲過了宋仲基,卻終究躲不過劉昊然。出演男一余淮的劉昊然,今年剛19歲,恰同學少年,其璞玉氣質與角色本身非常貼合,不禁讓人感慨,國產青春校園劇,終于是由少年主演,而不是奔三大叔老黃瓜刷綠漆裝嫩了。

另外,作為中戲表演專業的學生,劉昊然也經歷了專業的科班訓練,在該劇中,他的表演松弛自然,得到了觀眾一致認可,其個人魅力也大放異彩,大有取代宋仲基成為大眾情人的勢頭,“國民老公”說換就換,可見,其人氣之旺。

除了劉昊然,出演耿耿的譚松韻和出演男二路星河的王櫟鑫,盡管真實年齡都略大于角色本身,但卻毫無違和感,他們一反青春片中常見的浮夸表演,對角色的詮釋恰到好處。其他的小角色,演員選擇也都非常契合角色,如飾演班主任的方文強,很好的表現了角色初出茅廬,敢于嘗試,性格耿直內心豁達的感覺,讓人過目不忘。

從制作上來說,該劇采用了4K技術拍攝,從呈現的畫質來看,纖毫畢現,非常精致,即使放在電影銀幕播放,也可以提供完美體驗。從影像風格和畫面構圖來看,也很好的匹配了這樣的拍攝技術,不夸張的說,很多畫面定格下來,都可以當做該劇海報。這部劇在愛奇藝平臺上被當做順延《太陽的后裔》熱度的“超級網劇”,應該會不負厚望。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

排隊看大熊貓“香香”!日動物園擬改變其參觀方式

排隊看大熊貓“香香”!日動物園擬改變其參觀方式

據東京都方面稱,排隊號大多會在中午前后發完。排隊參觀雖然可能使等候時間變長,但可以在一天內不...更多

2018-05-25 17:26:16
校園禁外賣到底該不該?點外賣成大學生解決三餐方式

校園禁外賣到底該不該?點外賣成大學生解決三餐方

如今,點外賣成為不少大學生解決一日三餐的重要方式,甚至有學生感慨地說:“真不敢想象沒有外賣的...更多

2018-01-03 15:45:08
男子用改號軟件騙領包裹 用這種方式已騙走3個iPhone 8

男子用改號軟件騙領包裹 用這種方式已騙走3個iPh

6日,四川省成都檢察院通報了一起用改號軟件詐騙包裹的案件,至案發時,犯罪嫌疑人李強(化名)已經通...更多

2017-12-12 15:17:27
萬萬沒想到今日全國公映 暖心主題曲“致逝去的青春”

萬萬沒想到今日全國公映 暖心主題曲“致逝去的青

今日,賀歲喜劇《萬萬沒想到》在全國正式上映。片方重磅發布暖心主題曲《萬萬》MV,為公映再添驚喜。更多

2015-12-18 10:20:39
世上最好的工作“艇姐”:月薪好幾萬 免費環游世界

世上最好的工作“艇姐”:月薪好幾萬 免費環游世

據每日郵報報道,豪華游艇在普通人看來代表著奢華、享受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維持一艘游艇花銷不菲,...更多

2016-06-01 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