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行賄犯罪檔案庫聯網全國 端口覆蓋到縣一級
2016-03-28 10:55:11 來源: 福建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25日上午9時,長樂市檢察院。
工作人員在電腦上鍵入福州某電纜公司的信息,幾秒鐘后,屏幕彈出查詢結果:從2006年3月5日至2016年3月25日,未發現有行賄犯罪記錄。
“我們想去參加招投標,要是不小心上了行賄黑名單,就連‘發球權’都沒有了!”拿著檢察院出具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結果告知函,電纜公司辦事員小陳笑著對記者說。
小陳所說“黑名單”,全稱“全國行賄犯罪檔案庫”,是由檢察機關結合辦案,根據法院生效判決或裁定認定的個人、單位行賄罪等信息整理、建立的。
“我省的行賄犯罪檔案庫建于2006年,2009年和華東六省一市聯網,2012年實現全國聯網。目前一共收錄了4000多條行賄犯罪記錄,端口覆蓋到縣一級,只要有需要,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進行查詢。”省檢察院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管理中心主任徐貴清介紹,目前絕大多數查詢者為單位,占總量的八九成。
行賄黑名單最早運用于工程招投標領域,現在已拓展到政府采購、醫療采購、資質審核、信貸管理、人事管理等領域。“榜”上有名者,行業主管部門和業主單位可以依據有關法律和管理規定,對其作出限制準入、取消投標資格、降低信譽分或資質等級、中止業務關系等處理決定。
松溪某建筑企業準備參加一項工程投標,企業負責人張某到檢察院查詢,才發現自己已經上了黑名單。張某明白自己再也不能參與工程項目招投標了,只好黯然退出了這個行當。這件事在當地轟動一時。
“過去有人覺得行賄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工程做到哪里,行賄行為就跟到哪里,影響非常惡劣。有了行賄犯罪黑名單,凡是‘上榜’的企業或個人,一律取消競標資格。”松溪縣紀委相關負責人說,這對項目承包商有強大的約束力。
省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處負責人介紹,和其他省份比,我省對行賄犯罪黑名單的運用面更廣、點更深,權威性也更強。
2014年5月,我省制定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實施辦法,建立了專屬數據庫,向久受詬病的醫藥購銷潛規則亮劍。同月,省檢察院、省財政廳聯合發文,規定凡是進入政府集中采購目錄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相關單位、個人都要提供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結果;無法提供或者查實有行賄犯罪前科的,“應當拒絕其參與采購活動”。
目前,我省有些部門、地區在評選勞動模范、優秀企業,建立人才庫,進行村兩委換屆選舉等活動中,把行賄犯罪記錄作為一票否決的要件。“前不久,省建設廳專門來這里,把全省招投標評標專家庫成員查了一遍,只要黑名單上有記錄的,一律剔出專家庫,一下子拿掉了幾個人。”省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處負責人對此印象深刻。
另一方面,行賄犯罪黑名單的查詢越來越便利。例如,2015年9月,三明市梅列區檢察院啟用“互聯網+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新模式,查詢人上網提交申請后,可自行下載查詢結果,不用預約、無須出門、一鍵搞定。
數據顯示,去年我省的行賄犯罪黑名單一共被查詢了91436次,發現有行賄犯罪記錄的518件(次),包括單位97件(次)、個人421件,其中3家單位、7名個人因此被取消工程投標資格。
“下一步,將把黑名單的收錄范圍進一步擴大。有些行賄行為比較輕微,檢察院沒有起訴,法院也沒有判決構成犯罪,但只要有這種行為存在,就收錄進來。”省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處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