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發展生態農業 林下種植生態養殖讓農民致富
林下種植鐵皮石斛,將苗子與每顆大樹捆綁種植,讓石斛依附樹皮生長。
管理人員在喂養棘胸蛙
東南網4月10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 實習生 李琦)作為國家級生態縣,德化素有“閩中屋脊”的美譽,森林覆蓋率高達77.7%,是個天然大氧吧。夾岸之間、高山之上,植被蒼翠,修竹茂密,古樹參天,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
但隨著環境的污染破壞,野生的動植物越來越稀少,而如何實現人工種養,讓人們在拯救珍稀動植物的同時實現當地農民的創收,成了德化生態發展的最新課題。
日前,記者走訪了德化林下種植鐵皮石斛及人工養殖棘胸蛙的情況,并通過專家介紹了解了德化的生態富民之路。
林下種植:生態讓農民致富
德化養生源鐵皮石斛專業合作社是鐵皮石斛等珍稀中藥材林下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由德化縣雷鋒鎮焦溪村的黨員及二女戶等115位村民發起成立,注冊資金1200萬元,規劃林下種植面積1200畝。
據合作社專業顧問李江山介紹,野生鐵皮石斛十分珍稀,但藥用價值極高,勝過冬蟲夏草。為讓鐵皮石斛得以在適宜的環境下實現大規模種植,合作社采取林下種植的方式,在承包的林地里,把鐵皮石斛的苗子與每顆大樹捆綁種植,讓石斛依附樹皮生長。李江山告訴記者,按照最低的市場價計算,每畝鐵皮石斛的產值至少能達到1萬元。
“以前人們對于樹林的概念就是砍樹賺錢,現在這些樹都是賺錢的工具啊!目前,這個是德化規模最大的鐵皮石斛林下種植基地。”李江山說,林下種植鐵皮石斛不但達到生態保護的效果,還實現了農民的增收。
除了鐵皮石斛外,合作社林下種植的還有黃花遠志、臺灣榕等,預計一期項目達產后,將實現產值200萬元,全部建設完成后,將實現年產值800多萬元。
生態養殖:健康食品增創收
棘胸蛙,又名石雞、石蛙等,是我國長江以南丘陵山區獨有的名貴山珍。棘胸蛙養殖營養價值高,肉質鮮美,也因此遭到了不少亂不濫殺,數量驟減,被列為珍稀動物保護。
德化縣雙全農業有限公司從2007年開始致力于人工技術開發棘胸蛙的馴養繁殖。目前,由該公司投入1000多萬元資金的棘胸蛙生態養殖基地已經建成,是全省唯一一家規模化、規范化的棘胸蛙生態養殖基地。基地生產設施總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2013年存欄種蛙800對,棘胸蛙存欄總量約15萬只,2014年可銷售10萬只以上,2015年可銷售30萬只以上。
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棘胸蛙養殖專業委員會主任、德化縣雙全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蘇進全告訴記者,為確保餌料的天然生態并形成完整的生態食物鏈,公司專門在德化設了兩個生態農場,專門種植各種蔬菜類蔓藤作物等作為飼料,用于喂養黃粉蟲、大麥蟲等各種棘胸蛙餌料蟲蛆,形成了“種植蔬菜→喂養蟲蛆→將蟲蛆作為棘胸蛙餌料”這樣一條完整的綠色、自然、生態食物鏈,實現食物鏈和廢物鏈的閉合循環,確保棘胸蛙整個食物鏈的安全、健康。
目前,公司積極帶領德化當地農民加入飼養隊伍,充分發揮德化縣廣大農村優美的自然環境,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把棘胸蛙的生態繁殖作為一個強縣富民的大產業來對待,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相關閱讀
-
-
原滋原味原生態 德化土特產地道泉州味
德化水口八程村大嬸,曬筍干、菜干!這些都是一個大嬸自己種的,每一道程序都是她制作出來的。山里...更多
2014-04-17 08:41:15
-
-
漳州閩南文化生態走廊示范段方案確定 沿途建驛站
漳州閩南文化生態走廊示范段沿途,將新建梅溪、檺林、木棉、馬坪、甘棠、三古等驛站,作為閩南文化...更多
2014-04-14 09:56:18
-
石獅市將劃定“生態紅線” 禁止規定外開發活動
石獅將繪制《石獅基本生態控制線范圍圖》,在全市范圍內劃定“生態紅線”,“紅線”面前,任何規定...更多
2014-04-09 09:13:44
-
-
福建安溪轉身“綠富美”端好生態碗吃上綠色飯
安溪鐵觀音名滿四海,安溪卻明令不再開發一畝茶園。近幾年來,安溪茶園總面積保持在60萬畝左右,茶...更多
2014-04-08 12: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