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新聞
-
2016-03-25
日本無四肢作家出軌再被爆猛 對象或超50人(圖)
日本39歲勵志作家乙武洋匡被爆出軌引發軒然大波,日媒再添猛料,爆其出軌對象恐怕近50人![詳細]
-
2016-03-24
外媒:IS稱共有19名“圣戰者”襲擊了布魯塞爾地鐵
據法新社3月23日報道,共有19名“圣戰者”在布魯塞爾馬爾比克地鐵站引爆了炸彈,目前在逃人數不明。[詳細]
-
2016-03-24
布魯塞爾恐襲后 紐約世貿大樓向比利時致哀搞烏龍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發生恐怖攻擊,全球各地22日晚間紛紛點亮代表比利時國旗的紅黑黃3色燈,紐約世貿大樓卻大擺烏龍,點成代表法國的藍白紅色燈光。[詳細]
-
2016-03-24
歐盟機密文件披露 計劃驅逐8萬阿富汗移民(圖)
援引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報道,根據一項機密的歐盟計劃,超過8萬名阿富汗人“在不久的將來”將被驅逐。最近,隨著阿富汗的部分地區重新陷入塔利班控制之下,關于[詳細]
-
2016-03-24
日裔議員提議禁止中國參加環太軍演 美防長:不同意
美國武裝力量半官方性質的《星條旗報》23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表示不接受夏威夷州眾議員此前提出的“不邀請中國參加環太平洋軍演”的要求。但他同時表示將會“[詳細]
-
2016-03-24
尼泊爾獲上合組織對話伙伴國地位 中尼發表聯合聲明
3月22日,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和尼泊爾外事國務部長拜拉吉在北京簽署了《關于給予尼泊爾上海合作組織對話伙伴地位的備忘錄》。[詳細]
-
2016-03-24
印尼拒絕釋放被扣中國漁民稱將以本國法律起訴
印度尼西亞政治、法律與安全事務統籌部長盧胡特·潘查伊坦聲稱,印尼政府將根據該國法律起訴其所稱“19日在納土納群島海域越境捕魚”而被扣留的8名中國漁船船員。[詳細]
-
2016-03-24
布魯塞爾恐襲牽動美國大選 反恐考驗候選人(圖)
比利時布魯塞爾恐襲震驚世界,對于正在舉行總統選舉的美國,恐襲事件也帶來了新挑戰。23日,美國《紐約時報》梳理了各位候選人的反恐策略變化。[詳細]
-
2016-03-24
朝鮮成功試驗大推力固體燃料火箭點火和分離(圖)
據朝中社24日報道,朝鮮近日成功進行大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地上點火試驗和多級火箭箭體分離試驗。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對試驗進行了指導。報道并未說明試驗舉行的時[詳細]
-
2016-03-24
莫桑比克發現客機碎片 幾乎確定來自MH370(圖)
澳大利亞交通部長表示,日前在莫桑比克發現的兩塊飛機殘骸“幾乎肯定來自MH370”。[詳細]
-
2016-03-24
德國總統高克首次訪華:在同濟大學演講談人權
德國總統高克首次訪華,一些西方媒體和“人權組織”試圖將其想象為一次“人權批評之旅”,最關注的就是他在上海同濟大學發表的公開演講。[詳細]
-
2016-03-24
菲律賓總統設立南海特別工作小組 統籌協調相關事務
菲律賓總統府昨晚(23日)宣布,總統阿基諾三世設立南海“全國特別工作小組”,統籌協調相關事務。[詳細]
-
2016-03-24
德國總統簋街就餐未點小龍蝦 因“儀態考慮”
20日晚,德國總統高克夫婦在簋街一家餐廳的四合院包廂內就餐的消息,讓這個鬧中取靜的餐廳成了關注焦點。[詳細]
-
2016-03-24
奧巴馬稱打擊IS是首要任務 但拒絕監控穆斯林社區
22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發生恐怖襲擊,截止目前已造成34人遇難,250人受傷,“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宣稱對此事負責。這一連環爆炸再次讓世人認識到穆斯林極端分子對[詳細]
-
2016-03-23
俄專家稱 中國建“中亞版北約”將俄排除在外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房峰輝將軍本月在訪問喀布爾期間稱,中國提議阿富汗、中國、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建立一個反恐地區聯盟。[詳細]
-
2016-03-23
韓國旅游黑幕:餐館只接中國人 海鮮為三年前生產
接待中國游客的韓國餐廳卻禁止韓國人入內,聲明不含購物點的行程卻遭地陪強制消費,心驚膽戰地結束旅行卻被領隊盯著填好“滿意意見書”……[詳細]
-
2016-03-23
朝鮮稱將對韓美發動報復戰:將傀儡勢力變成灰燼
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23日發布重大報道,強烈譴責韓國空軍演練精確打擊朝鮮核心軍事設施,稱其新型大口徑火箭炮將使青瓦臺變成火海,將傀儡勢力變成灰燼。[詳細]
-
2016-03-23
俄羅斯通過在敘利亞行動重獲“全球第二大國地位”
俄羅斯通過在敘利亞的行動鞏固了地緣政治地位。作者是彼得·阿科波夫。作者認為,俄羅斯確認了“世界第二大全球力量”得地位。[詳細]
-
2016-03-23
朝鮮發布“重大公報”:將針對韓美發動“報復戰”
“朝方一按鍵,它(青瓦臺)就會變成火海;朝方一打擊,它就會燒成灰燼。”在韓國空軍演練空襲朝鮮核設施兩天后,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23日發布“重大公報”,以強烈[詳細]
-
2016-03-23
美媒:解鎖iPhone之爭或因布魯塞爾恐襲而改變
《今日美國》(USA Today)網絡版今天發表分析文章指出,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發生恐怖襲擊后,美國政府勢必加強對恐怖分子的打擊以及相關情報的搜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