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區方面:
支持山區市、縣(區)在沿海地區設立共建產業
園區,沿海市、縣(區)在山區設立富有特色、有效
利用當地資源的共建產業園區,建立沿海和山區資源
互補有償協作機制。稅收和產值實行5:5分成。
[詳細]

建立省內產業轉移的企業、省內一
個地方招商引資落戶省內其他地方的項目、從
省外新引進企業等項目的利益共享機制,實行“零收
費”制度,免征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沿海產業項目轉移
到山區后,沿海市(縣、區)可按“三舊改造”
政策對原用地予以盤活利用。

建立“戶口不遷、關系不轉、雙向
選擇、自由流動”的人才柔性引進機制。對沿海
到欠發達地區工作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生活津貼
待遇標準由欠發達地區設區市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
自行制定。加強對欠發達地區干部和專業人才的
培訓,并納入組織、人事部門工作計劃。

建立省直單位、沿海地區與山區
之間的干部雙向交流制度,23個扶貧開發重點
縣和對口幫扶縣開展干部掛職交流。定期選派專業技
術人員到山區工作,每年選派專業技術干部到山區掛職
擔任科技副職,3年內選派100名專業技術人才
掛職服務武夷新區建設。

2012年10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化山海協作的八條意見》,提出40條政策舉措推進山海協作,旨在縮小山海發展差距,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穩定發展,加快建設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福建。福建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十分重視山海協作、山海聯動發展,并出臺了很多促進協作的政策。2014年福建所有地市人均GDP超過4.7萬元,高于當年全國人均GDP水平。...詳情》

大美武夷山
  • 武夷山收盡人間美 世界各地名人齊點贊(組圖)

  • 看武夷山苦煉內功 生態美與產業優的新實踐

  • 如何讓武夷山更美——武夷山市三個轉變綜述

  • 2014年最新版武夷山風景區旅游全攻略(組圖)

暢游武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