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堅守——抗疫前線 · 知難而進的白衣戰士

2020-03-31 10:22:00 來源:泉州市第一醫院 責任編輯:黃如萍

0瀏覽 評論0

泉州市第一醫院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定點救治醫院,全院醫護人員、后勤保障部門不懼危險,始終堅守在疫情最前線。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時,我院城東院區重癥醫學科在科主任和護士長的帶領下,迅速組建了一支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救援突擊隊。科室總帶教余曉嵐護師和蔡晶晶護師也及時組織了系列操作培訓及考試,避免我們在上“戰場”時發生職業暴露。同時,在院感科的指導下,我們迅速梳理好科室污染區、潛在污染區、清潔區的劃分,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做好準備。

大年初一,在接到騰空病區并作為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收治點的通知后,我科迅速有序地將患者轉移到相應科室進行后續治療。作為危重癥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點,我們即將面臨收治基礎病多、病情危重的患者,治療難度大、侵入性操作多也會增加醫護人員職業暴露的風險。

在疫情前線,明知艱難險阻,我們也會奮力前行!

2月9日晚,我科收治了一名新冠病毒感染老年患者,該患者基礎病多、病情較重,且長期臥床導致自主排痰能力差、口咽部分泌物多,這都易引起反流誤吸、肺部感染遷延不愈。每當患者需進行氣管插管時,林天來副主任醫師總是親自“操刀”。穿著防護服操作又悶又熱,他的護目鏡上沾滿了汗珠,熱氣模糊了他的視線,然而他憑借嫻熟的技藝,巧用吸痰管引導盲插氣管導管,不到10秒就完成了經鼻氣管插管。林天來主任總是第一個上“頭陣”,在團隊成員中起了表率作用,也減少了我們的恐懼。

15日,在尋求專家會診意見后,我科擬對患者行氣管切開以進行痰液引流、控制肺部感染。16日下午,在設備科、物資部以及院感科等多部門的支持下,林天來主任、林金煌醫師、陳嘉妮護師在嚴格職業防護下進入隔離病房,共同協作為患者行氣管切開。身穿嚴密的防護服,頭戴正壓式通風系統,手戴多層手套,讓原本輕松的操作變得更加艱難,林天來主任根據多年的臨床操作經驗以及戰友們的良好配合下,有條不紊的順利完成了氣管切開。行完氣切后立即給患者進行氣管鏡吸痰、氣道管理、調整呼吸機參數等個體化治療,以期全力改善患者氧合。

身在抗疫一線的我們深知這種感受:身著防護服、隔離衣,面戴N95口罩、外科口罩,手戴多層手套等,導致防護服里的工作服濕了干、干了濕,又悶又熱,蒸桑拿式的體驗。原本簡便的操作因戴了多層手套而顯得笨拙;戴著防護口罩,采用嘴巴呼吸也讓原本無法喝水的口腔更加干燥;長時間戴口罩、眼罩,導致面頰、鼻部處于受壓狀態,卸下“裝備后”仍有深深的壓痕,甚至壓瘡。這一切對于我們來說并不容易,而讓我們堅持下來的理由是對于生命的堅守!

除治療患者的軀體疾病,我們也注重心理護理。進入病區照護患者時,我們會盡可能多和患者聊天,盡管他只是用點頭、搖頭或眨眼睛回應我們。黃燕玲護師還購置了收音機給患者播廣播。我有時進入病區也會與他握手,觸摸他額頭,鼓勵他和我們一起加油,早日康復,回到家人身邊。

林天來副主任醫師、莊月娥護士長基本每天在科室堅守陣地,多日未歸,親歷親為,給我們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雖然這一切不容易,但身為“白衣戰士”的我們也依然愿意知難而進,堅守患者生命。歷時2個多月的努力,老伯的新冠肺炎終于治愈。這一切離不開團隊成員的努力及老伯頑強不息的毅力。

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境外形勢仍較為嚴峻,我們會做好應急準備,隨時上戰場。

面對疫情,有義無反顧援鄂的“最美逆行者”,也有堅守在定點醫院的“白衣戰士們”!我們慢慢迎來抗疫勝利的曙光!

感謝所有默默付出的人們,讓大家可以無后顧之憂地奮戰在一線!

圖文供稿:城東院區N2ICU 黃樂璇

參與評論

圖片新聞

視覺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