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第一醫院康復醫師的激勵:再來一次希望就在眼前

2015-04-28 14:55:26 來源: 東南早報

對于功能障礙患者康復治療,朱達斌醫師時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再來一次,希望就在眼前”。

朱達斌是泉州市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治療師長,醫學學士,2007年從事康復治療師工作,曾分別進修于廣州中山醫科大學康復醫學科、香港東華醫院康復醫學科。他說,對于被疾病改變了生活的功能障礙患者而言,堅持需要強大的毅力。“對于康復訓練的病人,他們不僅要面對肢體癱瘓、失語等身體功能障礙方面的問題,還要面對情緒、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問題。”

但是,堅持就是希望,希望是在一次次重復與堅持的康復訓練后,創造的無限可能。

東南早報記者 林加華 通訊員 何安陽

給康復一次機會 給生活一次希望

“不斷地加強學科建設,提升康復醫學的水平,是為了給更多的功能障礙患者締造更真實的希望。”作為泉州市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汪流是這個學科創立的負責人,浸染康復醫學10多年,她將自己30多年的內科臨床醫學經驗,融入康復醫學的建設之中。

目前,泉州市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共有員工近40人,其中有博士1人,碩士3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生4人。汪流主任介紹,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康復醫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比如科室的康復主治醫師王景峰,2001年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獲得醫學學士,還要在臨床醫學工作9年,再到廣州中山醫科大學康復醫學科進修1年,2009年通過衛生部的康復醫學專業主治醫師資格考試。

在康復醫學科,不少病人都是急性外傷或手術后恢復期患者,尤其是骨科術后的患者,這類患者需要骨科康復專業的醫師。科室的骨科康科醫師張翼碩士,2008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骨傷專業,先在醫院骨科工作2年多后,又參加省衛生廳主辦的3個月康復培訓班,學習康復的評定工作?,F在,張翼醫師不僅有扎實的骨科臨床工作經驗,還具備了康復評估的知識。

汪流介紹,科室的醫師們每年都會被送到全國相關的學術會議學習、交流,不斷地提高康復醫術水平。“只有康復醫師足夠專業、強大,才能更好地把握每一次機會,創造最大的可能。”她說,當醫生面對一位功能障礙患者,當他開始接受康復訓練,康復醫師就不能辜負任何一次信任,要盡己所能地做到最好。

給自己一點希望 給生活一次機會

朱達斌醫師告訴記者,很多康復訓練的患者,他們努力了卻好像還是看不見希望,往往就會開始逃避、不自信,甚至拒絕康復治療。

“再來一次,對患者而言,并不是件說到就能做到的事情。”他說,疾病打破了患者舊的生活模式,再來一次,往往就是從頭再來,重新學習站立、學習行走、學習說話,他們需要強大的內心,去面對既已成事實的傷害與障礙,接受康復治療的意義和只有康復訓練給他們帶來的生活的變化。

“疾病表面上是苦難、是逆境、是折磨,但是只有真正面對疾病和死亡,才能更好地靜下心來思考人生的意義。”在訓練場所,一位康復醫師嘗試著引導他的病人,更平靜地思考身體現狀和康復訓練:學著與疾病共存,努力做好康復的每一個動作,盡力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祻褪墙鉀Q現狀最好的辦法,也是最好的機會。

朱達斌說,患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調整心態,怨天尤人或自抱自怨都已經于事無補,再來一次,解放思想,結合自我情況調整心態,積極投入日??祻陀柧氈?,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康復,堅信自己一定能獲得新生、重返社會!

再來一次 每一次失敗都是動力

康復治療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訓練更是一次次枯燥無味的重復和再重復,可能一個動作練習了幾百次、上千次,還是沒辦法控制好。“或許痛苦和失敗逼得無路可退的時候,就是即將獲得成功的時刻。”朱達斌說,患者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一次次地鼓勵自己,努力尋找自己微小的進步和點滴的努力,為之喝彩并為之感動,培養好的習慣和自信心,反復明確執行,并應用到日常的康復訓練中。

“再來一次!就是要靠這一次次的重復,才是獲得成功的根本途徑。”朱達斌說。

康復訓練功能恢復的過程是漫長的,但是功能恢復的境界卻是無極限的。朱醫師介紹,并不是每位功能障礙患者通過康復訓練,都可以完全恢復正常;要想更快更好地恢復功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患者的毅力和吃苦以及和康復醫師治療的配合。通過長期的功能訓練,能夠使他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娛樂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不斷提高。

“不斷重復,不斷提高!你會發現真的是點滴的努力和微小的進步,都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再來一次,希望就在眼前,我們要為他們的努力喝彩。”朱達斌醫師說,一場疾病是對一個人心靈的一次重塑,對人生的一次重審。每一位經過康復訓練走向新生活的患者,都是值得去敬重的強者,因為他們擁有強大的力量,去面對失敗、堅持希望,開始新的生活。

 

標簽: 泉州第一醫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腦中風康復需走出治療誤區 偏癱不是吃藥那么簡單

腦中風康復需走出治療誤區 偏癱不是吃藥那么簡單

大凡腦中風臨床治愈的患者,如果出現行走的時候偏癱側上肢向胸部勾緊,同側下肢在地上呈‘劃圈...更多

2015-04-23 18:48:44
醫學的康復需要病患、家屬和醫生的緊密配合

醫學的康復需要病患、家屬和醫生的緊密配合

每一位康復病人的治療過程,都是醫生、患者以及病患家屬共同努力的結果。張翼,醫學碩士,泉州市第...更多

2015-04-23 18:35:51
德化媽媽照料腦癱兒自學按摩成專家 盼建康復中心

德化媽媽照料腦癱兒自學按摩成專家 盼建康復中心

江藝鳳的老家在漳州,結婚后便和丈夫生活在德化縣雷峰鎮蕉溪村。不久后兒子早產,她傾注了更多的心...更多

2015-04-22 09:48:41

揭秘陳盆濱"百日百馬":絕不亂吃東西 康復多按摩

更多

2015-04-21 10:04:01

中國男排隊長仲為君重傷 康復之路將相當艱難

更多

2015-04-20 09: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