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思維導圖簡化學習過程 提高生物學習效率
2021-07-27 11:16:53 來源: 閩北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高中生物學是一門綜合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生物難度系數較小,但知識點較多、較繁雜,容易混淆。相對于背誦等機械方式記憶,構建思維導圖能簡化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思維導圖是用于梳理思維以及發散思維的一種圖示。
構建思維導圖 整合教材內容
梳理課本知識是學習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在生物學科的復習中,構建思維導圖會使章節整體脈絡有一個清晰的架構,相當于掌握了本章節所有知識點的“骨架”。人教版必修一《分子與細胞》中,可以構建“組成細胞的分子”“細胞的基本結構”等6大章節框架,其中“細胞的基本結構”又可以建立“細胞膜”“細胞器”“細胞核”等知識基點,延伸出“成分”“結構”“特性”等分支節點,從而把教材內容細化整合到十幾張圖示中,實現對教材知識“心有丘壑,眼存山河”。
利用思維導圖 理解生物概念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中,生物概念知識有200多條,高中生要想掌握這些知識,前提就是要理解這些生物學概念。打下堅實基礎才能學好高中生物,但是生物學概念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記憶。這些生物學概念不僅難理解,而且種類繁雜,容易出現記憶混亂。構建思維導圖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核酸”概念,可以通過以“核酸”為基點來延伸出“核酸的種類、分布、結構、功能、特性”以及“遺傳物質”等其他關鍵詞和“病毒”“中心法則”等相關重要知識,從而整合高中必修一和必修二兩本教材中“核酸”相關知識,通過思維導圖實現快速延伸和理解“核酸”概念。
依靠思維導圖 深化知識聯系
在高中生物復習中,學生通過自主構建思維導圖,能對所學知識進行整體架構把握。在掌握了基礎知識前提下,學生能夠實現對相關知識進行更深一步拓展。比如在建構“胞吞、胞吐”思維導圖里,可以把“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細胞膜的流動性”“蛋白質”“細胞膜控制物質的相對性”“細胞呼吸”等知識點進行串聯。這樣可以在掌握章節的結構之下更容易地對所有知識點進行有效的把握。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做到“見微知著”層次上的理解。
因此,擁有構建思維導圖的能力可以在生物學習與復習中輕松地整理課本教材知識,理解生物學概念,并深化知識間聯系。總而言之,思維導圖在學生學習中有著諸多方面的應用,巧用思維導圖,能簡化學習過程,促進深度學習。
(作者: 陳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