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小流域生態水系建設 從源頭上減少生活污水污染

2021-06-23 11:17:09 來源: 閩南日報

0瀏覽 評論0

6月22日,在南靖縣和溪鎮斗米溪,溪水清澈、白鷺結伴。岸上,木棧道宛如一條纖細的絲帶,串連起沿岸十余處涼亭、小公園,居民休閑健身、嬉戲游玩,盡享美好時光。

斗米溪總長9.2公里,流經迎新村、迎富村、斗米村,流域面積22方公里。早年間,由于村民在斗米溪周邊過度養殖、污水偷排,導致流域惡臭彌漫、水草滋生、蒼蠅滿天飛,小孩子都不敢下水,行人掩鼻匆匆過。

“養殖場普遍缺乏凈化設施及有效管理,導致廢水直排溪內。”一名參與小流域整治的工作人員表示,斗米溪未經養殖區域的水質為Ⅱ類水,一旦經過養殖區、生活區,水質便成為劣Ⅴ類,“同時,鎮區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尚未完善,生活污水直排及生活垃圾滲透也對流域水質造成影響”。

年來,和溪鎮采取水體與岸上同步整治的舉措,著手實施小流域生態水系建設,對轄區超規模養殖的18家養殖場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引導養殖場采用立體生態養殖的模式;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置,在各個村莊新建垃圾收集池,配備垃圾桶,實行“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每日保潔模式;完成9處人工濕地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年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約50噸,建設350座三格化糞池,有效避免生活污水直排,逐步推廣雨污分離治污模式,從源頭上減少生活污水污染。

除了源頭治理,和溪鎮還推進轄區小水電站生態改造,對斗米溪和高才溪小流域沿線29家小水電站完成公共視頻安裝,通過手機App臺實時公共視頻各家水電站最小下泄流量執行情況。組織河道專管員進行點對點公共視頻及巡查,及時發現處置,避免二次污染。

目前,和溪鎮主要流域水質持續向好,今年以來,斗米溪和高才溪兩條省級重點流域水質基本達到Ⅲ類水質要求。(莊偉杰 黃征宇 文/供圖)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