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醫改全國推廣 尚有哪些隱憂?
央視連續三天曝光醫療腐敗問題,輿論嘩然,群醫激憤,緊接著衛計委嚴查,醫院發文、專家學者各抒己見……然而有一點是無疑的:三明醫改要向全國推廣了。三明醫改推廣在即,該模式有哪些利弊,國家高層對推動三明醫改又是怎么考量的,一旦推行,對全國醫改又將產生什么影響?
三明醫改到底是什么?
三明醫改,簡言之就是政府運用強有力的行政措施,實現了一部分醫改目標。
哪些目標呢?諸如:降藥價,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全員年薪制,以及全病種付費。與此同時,還實施了醫療服務價格和醫務人員薪酬體系的改革。雖然調整后的醫務人員薪資并不能完全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但在陜西省山陽縣衛計局副局長徐毓才看來,“三明醫改邁出了第一步,方向是正確的。”
三明醫改推行至今,雖然一直存在爭議,但有業內人士認為:“三明醫改是目前中國醫改做的最實,最有成效,也基本形成一套體系的、唯一的。”為什么這么說呢?眾所周知,三明醫改的動機和初衷是醫保基金面臨“崩盤”逼出來的,不過值得稱贊的是,政府并沒有為此增加大量的投入。但必須清醒的是,這些成績的取得并不是取消藥品加成,解決醫院高藥占比的結果。
實際上,關于三明醫改的爭鳴,主要還圍繞在“集權”方面。
今年9月底,《醫學界》報道了福建醫改最新動作:福建省委將涉及衛計委、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商務廳、省物價局等多個部門與醫療衛生相關的職權“劃入”省醫保辦。今后涉及到醫療衛生領域的只能將有省醫保辦專門負責。這被外界戲謔為:中國職權最大的醫保辦誕生了。
福建擴大醫保辦職權,其初衷是為了徹底結束醫改中的“九龍治水”的局面,但這同時也被指“集權”。甚至有人認為:“三明模式是試圖用行政管制方法去消除行政管制的弊端,短期內會看起來有一定效果,但難以持續和復制。”并且把三明醫改短期內的“成功”歸因于跟詹積富的個人因素。
專家表示,關于三明醫改的爭鳴,其實并不始于今天,也將會一直伴隨。這些并不奇怪,改革就是這樣。也并不會因為主流媒體和高層認可而息聲,也許還可能因為要推向全國而爭議更多。
為什么會選中三明醫改?
隨著三明醫改不斷推進,總有人愿意拿深圳醫改與之相比較。甚至在部分人眼里,三明醫改和深圳醫改,一個是“集權派”的代表,一個是“市場派”的典型。事實真的如此嗎?
相比較三明醫改,深圳醫改則是通過市場,實現了一部分醫改目標。準確的說,是運用市場手段,在政府主導下實現了醫改的綜合推進。例如藥品采購、法制體系、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等。
分析人士表示,相比較三明被“逼”出來的醫改,深圳政府投入的相對比較多。“深圳這幾年的醫改進展,表現在醫生多點執業,給醫生松綁以及基本法等立法層面的推進。三明和深圳各自在自己的領域采取不同的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徐毓才看來,三明是“窮辦法”,深圳是“富辦法”。
據深圳市衛計委數據:“十二五”期間,深圳市政府衛生總投入585億元。“十三五”期間,深圳市財政將在醫療衛生事業方面投入1400億元,新增床位數2.5萬張以上。“這么多的財政投入,全國很多地方顯然并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徐毓才認為,當前很多地方出現了醫保見底的局面,確實更需要三明醫改這樣一個“窮辦法”。
三明醫改有哪些擔憂?
“三明醫改作為醫改示范,今年1到6月份,三明公立醫院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長只有8.9%,而去年是12.8%。”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恒鵬認為,三明醫改并沒有太大成效,公立醫院收入增幅下降是大勢所趨。他甚至預測,最晚到2018年,大量公立醫院包括三甲醫院都會虧損。
但無論如何,三明醫改都是箭在弦上,向全國推廣已是勢在必行。但不少反對者認為:三明醫改的路徑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改革方向不符合。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三明醫改違背簡政放權。
“新醫改推行了多年,依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不愿意放棄手中的權力。”一名醫療行業顧問認為,政府不愿意放棄手中的權力,而三明醫改模式的推廣,卻導致政府進一步擴權。醫改離開了政府肯定難以推行,反之,政府管太多更不行。”
制約權力的藥方在哪?徐毓才給出了一個簡短而有力的答案:“政府歸政府,市場的給市場,裁判交給法律。”
顯而易見,此次央視“回扣門”圍繞三明醫改的討論和思考,是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又一次思想動員,對處于深水區的中國醫改,或許具有燭幽以明的意義。
標簽: 三明醫改
相關閱讀
-
-
人民日報再探三明醫改:醫生高收入怎么來?
醫生看病問診不值錢,吃藥商回扣難避免,咋辦?福建三明的做法,一是做大醫務性收入的空間,以“工作...更多
2017-01-20 23:41:00